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宣教

原发性肝癌知多少?市三院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发布时间:2021/11/03 10:50:29 阅读次数:352次

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全球首位,预防肝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要从生活点滴中主动学习和掌握。今天,苏小新邀请我院肝病科主任樊正勤为大家科普原发性肝癌的相关知识,一起防癌于未然。

樊主任您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原发性肝癌,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 90%。HCC的主要风险因素因地区而异。值得注意的是,HCC的发病率不仅取决于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和地理/人口区域因素,还取决于几个风险因素,如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量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环境毒性。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检查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①超声检查:因操作简单、实时无创、移动便捷等特点,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除了用于探知肝癌病灶的大小、位置外,也可探知病灶对肝组织的侵袭情况及患者的腹水情况,为肝癌手术和微创治疗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空腹(至少8小时),避免在超声检查前行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 ②CT检查:可提供连续的断层图像,已成为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除去检查部位的硬质或金属物品。要提前空腹,并在检查前1周内最好不做钡餐检查。 ③MRI检查:属无损伤检查,对人体无辐射伤害,可清晰显示肝癌内部出血、坏死及肝硬化程度,可显著提高肝癌的检出率以及对肝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严禁患者和陪伴家属将任何有铁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靠近、带入检查室。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假牙等物品的患者应与医生沟通,避免发生危险。该检查时间较久,噪音大。 ④DSA:一种侵入性创伤性检查,可显示肿瘤的数目、大小、血管及其血供情况。但这种检查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住院。 注意事项:检查前禁食,需要穿刺皮肤,检查时应取下金属物体。 ⑤PET及PET/CT等:可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发现肝外病灶。

三、肝穿刺检查

为创伤性检查,一般用于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肝病灶穿刺活检能明确病灶性质(恶性or良性)及具体病理类型,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信息。 注意事项:穿刺前需要抽血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各项生化指标等。穿刺时间很短,无需紧张,术后按医生要求卧床休息即可。

以上的检查应多长时间做一次?

取决于患者的肝癌危险分层,不同程度的危险人群所需的检查方案及检测频率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将肝癌危险人群分为了4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方案,包括检查方式和频率。


樊主任,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肝癌?

1. 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是预防肝癌发生的最主要手段。还没有产生乙肝抗体的人群都应该去接种乙肝疫苗;

2. 健康饮食对预防肝癌也很重要。忌食霉变食物,不偏食,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精米、精面、动物性脂肪和低纤维素食物。

3. 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导致肝损害,甚至诱发肝癌,不宜长期服用。

4. 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对防治肝癌同样重要。戒烟、戒酒、适量的体育锻炼。

积极预防肝炎,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心态都是肝癌防治的法宝。

感谢樊主任的倾情科普,预防肝癌,从现在做起,屏幕前的你学到了吗?假如您已患肝癌,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是有可能治愈的,切忌迷信“偏方”,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