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者增多,居家护理需求日益凸显。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为众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真正实现了将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家中。
互联网链接健康 护理服务走进家门
管道维护是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患者的“生命线”,涵盖留置尿管更换、导管清洁消毒、并发症预防等关键环节。操作不当易引发感染、堵塞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刘奶奶左髋部骨折出院后,因长期卧床需留置尿管,往返医院不仅耗时,更对身体造成额外负担。“互联网+护理”服务解决了这一困境,403病区护士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定制护理方案,确保每一次服务安全、精准、高效。
卧床多年的林先生,子女工作繁忙,老伴独自照料力不从心。以往静脉采血、监测血糖需频繁奔波医院,如今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专业护士定期上门,除了完成血压、血糖检测和静脉采血,还关注患者情绪,陪伴和倾听患者的心声。这种全流程护理的理念,将生理照护与心理关怀融为一体,在患者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产生更显著的疗效,使护理专业精神在非传统医疗场景下的精彩绽放。
静脉导管维护并非简单的敷料更换,而是一项需要专业判断的技术活,需要评估导管外露长度是否变化、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导管功能是否正常。顾云老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从精准的导管固定、规范的冲封管操作,到细致的敷贴更换,每个环节都展现出专业水准,她不仅完成了专业维护,还详细指导家属日常观察要点,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随时咨询。这种延续性护理服务确保了患者离院后仍能得到专业照护,大大降低了并发症风险。
当护理服务走出围墙,融入社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服务场所的变更,更是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促进,从标准化流程转向个性化关怀。这种流动的护理站正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健康守护网,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涓涓细流,浸润到需要的角落。在这条白衣入巷的新路上,每一步都踏出医疗人文的温度,每一次叩门都传递着生命至上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