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动态

猫咬伤=小麻烦?错!忽视处理险酿大错

发布时间:2025/10/20 09:49:54 阅读次数:16次

近日,82 岁的刘奶奶在家中驱赶误闯进来的流浪猫时,左手中指不慎被咬伤。当时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有去医院处理伤口也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还觉得只是小伤、并无大碍,随后便像往常一样继续操持家务、下地干农活。

然而,几天之后,老人发现自己逐渐出现左手指红肿、创口流脓,并逐步向手掌蔓延,左手掌及手背组织明显红肿,手掌第三掌指关节处可见两处约黄豆大小皮肤隆起,触之有波动感。家人见状立即将她送往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过动物咬伤门诊医生姚贵斌的检查和处理,确认伤口感染,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刘奶奶被收治入院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其补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住院期间,202 病区刁鹏飞主任团队针对其病情,为其实施了“左手组织感染清创引流术”,并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医护团队定期为其更换伤口敷料,精准把控伤口恢复情况,有效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202 病区护理团队依据刘奶奶的病情,为其量身定制了手部功能锻炼康复方案。颜兰娣护士长提醒,虽然手术成功控制了感染,但术后手部的肿胀、疼痛以及固定状态,极易引发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肌肉萎缩等问题,进而影响手部正常功能。因此,手部功能锻炼需在医生专业指导下,结合感染控制效果、手术方式及伤口愈合进度,循序渐进开展。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刘奶奶的恢复情况十分理想。

功能锻炼原则与注意事项

1.听从医嘱:开始锻炼的时间、强度和方式务必遵循主治医生的建议。

2.循序渐进:从被动活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最后进行抗阻训练。

3.无痛或微痛原则:锻炼时感到轻微牵拉感是正常的,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4.持之以恒:功能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天坚持。

5.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锻炼前后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伤口感染。

常见康复锻炼方法

1.抬高患肢:这是最重要的消肿方法。将患手置于高于心脏的位置,例如睡觉时用枕头垫高,坐起或下床活动时用上臂固定带托起至前胸。

2.肌肉的等长收缩: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有意识地绷紧和放松前臂和上臂的肌肉。这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主动、缓慢地活动所有未被石膏或夹板固定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未受影响的手指。

3.保持手术部位敷料清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如有潮湿及时联系医生予以更换。

何时暂停康复锻炼

出现以下情况应暂停锻炼并咨询医生:

1. 锻炼时出现剧烈疼痛。

2. 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加重或脓性分泌物(感染复发迹象)。

3. 缝线裂开或出血。

4. 避免“暴力”掰扯:强行掰动僵硬的关节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5.警惕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如果出现远超预期的持续性剧烈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发紫、发红)、严重肿胀、感觉过敏等,需立即就医。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团队介绍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拥有经验丰富的外科创伤救治团队和先进的动物致伤处置设备设施。自2023年5月开诊以来,月平均接诊量超1000人次。门诊设有动物致伤诊室、伤口处置区、预防接种区、候诊留观区、异常反应处置室、抢救室;配备了先进的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置冲洗消毒设备,市三院提供24小时接诊服务,可一站式实现预防免疫联合创伤救治、病程中感染控制以及后期整形修复等“多位一体”诊疗模式。

接诊范围包括被犬、猫、鼠等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咬伤后的治疗和预防密切接触动物者暴露前的预防动物咬伤后伤口的紧急处理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药物及时、合理使用不同咬伤伤口部位的综合预防及治疗。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4小时咨询电话

0514-87837920;1801213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