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咳嗽、麻疹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素沉着。
二、麻疹是怎样被感染的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若并发肺炎时传染性延长至出疹后10内。传播途径是通过说话飞沫、咳嗽等。6个月以上小儿和未患过麻疹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三、麻疹的并发症有哪些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麻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可有喉炎及麻疹后脑炎。
四、麻疹患儿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病室空气新鲜,保持室温20℃左右,室内相对湿度50%-60%左右,避免对流风,不宜用毛巾及被服盖紧全身。
2、在出疹期,如果体温不超过39℃,可不处理,以免体温太低影响发疹。如体温过高,除补充足够的液体外,可用微温毛巾湿敷前额或用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量退热剂。
3、经常用温水清洗口、眼、耳、皮肤,清除眼部分泌物,穿宽松全棉内衣。
4、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肤。
5、饮食清淡、多饮水,忌刺激性。出疹期应吃流汁饮食,恢复期可给半流质,多吃豆浆、牛奶、瘦肉汤等,以免病后营养不良。
病情好转后,可吃软米饭,如丸子汤、嫩菜叶、西红柿炒鸡蛋、瘦肉末、烩豆腐、黄鱼及含维生素丰富的果汁和水果。
6、雾化吸入,增加呼吸道湿润,预防痰液粘稠及喉炎。
五、麻疹的预防措施
1、隔离患者,一般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并发肺炎则延至出疹后10天。
2、麻疹流行期间,感冒者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患儿停留过的房间用紫外线照射或通风半小时,患者衣物在阳光下曝晒或用肥皂水清洗。
3、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
①自动免疫:8-10个月儿童初次接种,皮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0.2-0.25ml,免疫期4-6年,7岁时复种。②被动免疫:体弱、婴幼儿未接种过麻诊疫苗者,在接触患者后于5天内肌注丙种球蛋白0.25ml/kg ,体重或胎盘球蛋白0.5-10ml,免疫时间3-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