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端午假期,在市卫健委的统一领导下,我院42名接种组小组医护人员集结在扬大荷花池校区的接种点,“火力全开”保障扬大师生顺利接种。
护士长徐艳作为疫苗接种的驻点负责人,自6月8日晚接到疫苗接种的任务起,一直全身心地奋战在疫苗接种场上。准备工作时,她负责联系协调、队伍组建、物资准备、人员培训和现场布置;任务开始,她时时刻刻关注全场动态,及时调整岗位人员,不断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工作结束后,她还要负责“收尾”,上报数据、整理消毒、经验总结……直到夜幕降临,她像暗夜里的“萤火虫”,点亮接种点里的星光。
徐护士长的儿子中考在即,她却不能陪伴在身边,只能默默地在心中为他加油鼓劲。几天前,她也因工作无法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对于心中的遗憾,徐护士长笑着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儿子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他长大了、懂事了,就是最值得我骄傲的事。”
徐承俊是一名的高年资医师,自从参加到疫苗接种工作中来,一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岗位上。他负责判断市民是否适合接种的问诊工作,接种高峰日要对上千人诊疗有否疫苗接种禁忌症进行研判。一天下来,他忙得口干舌燥,却连喝口水都顾不上,他说:“相比于在医院的工作,这里的工作琐碎繁复,为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我必须严谨判断每位来这进行疫苗接种师生的身体情况,确保安全接种。”
葛其梅是新冠疫苗接种组组长,手术出院当天,她主动要求回到工作岗位。一天下来,注射数百次,用掉几瓶消毒液、数十包棉签、数百个注射器,还要协助徐护士长做好管理工作。她顾不上自己初愈的身体,手臂和腰都累得酸痛。尽管如此,她还在返岗的第二天创下接种482人次的最高记录。她说:“我有经验,所以我来做这项工作更容易上手,为了保证接种任务顺利完成,我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程琳是一名高年资护士,她戴起老花镜,麻利地操作起来丝毫不输给小年轻。扫码、核实身份、取疫苗、起瓶盖、抽药、消毒、排气、注射、拔针、按压,一天上百次抬胳膊转腰,上百次叮嘱,上百次的循环操作,是对体力与毅力的双重挑战,而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出一点差错。“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人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刘芳芳是登记组组长,也是创下日最高记录的“登记冠军”。“请出示身份证、填写个人信息”这样的话语一天最多重复了上千次。面对前来接种的师生,热心肠的她总爱多“唠叨”几句,暖心的话语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和担心。她忘我工作,直到家里打来电话才得知儿子已经反复发烧三天了,她把孩子送给父母照顾后又重新回到岗位上。她说:“这么多人等着接种疫苗,任务重,人手紧张,我愿意继续和大家并肩作战,尽快完成任务!”
赵静是一名年轻的90后护士,怀孕7个月的她也是登记组的工作人员之一。因为接种的人数较多,她挺着大肚子工作,一坐就是10个小时。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虽然疲惫但她却从未有过怨言。“在登记时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核对,决不能因为疏忽而出错,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任务圆满完成。”
为做好疫苗接种保障,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的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团结互助、凝心聚力。市疾控领导坐镇接种现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协助维持秩序,为医务人员准备降温设备和饮料点心;来自市区各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这群硬核疫苗接种团队经常放弃规定的午休时间,只要有需要立即就返回岗位,让等候接种的师生倍感关怀和温暖,现场经常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截至目前,扬大荷花池接种点任务已经圆满结束。扬大师生共计14158人次接种了新冠疫苗。我院医护人员再次展示了三院人吃苦耐劳、争当表率、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揽了单日接种量前三名和单日登记量前三名,更是和兄弟医院的战友共同创造了单班单日接种量记录7152人次的超高记录!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攻坚克难,让我们向默默无闻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上、挥洒着辛勤汗的他们致敬!